蘇州坦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坦途科技」)近日完成2億元B輪融資,由追創創投領投。這是繼2024年6月后的第二筆數億元融資,標志著這家專注智能短途出行領域的科技企業正加速推進全球化布局與技術突破。
成立于2020年的坦途科技,以清華大學背景的核心團隊為依托,深耕高速/超高速電機研發及軟硬件系統集成領域。其核心競爭力在于以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為核心的整車全正向開發能力,涵蓋高效電機、電池BMS系統、CAE軟件等四大技術模塊。自主研發的1200W中置電機峰值扭矩達60Nm,支持45km/h持續高速騎行;260km超長續航在極端氣候下仍保持穩定性能;行業首創的搖臂減震與C型鋼減震技術,進一步提升了產品在復雜路況下的舒適性。
當前,坦途科技旗下高端自主品牌NAVEE電動滑板車已覆蓋歐洲、北美、中東等全球主要市場,產品線擴充至N系列、V系列、S系列等七大系列。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實現三年翻倍增長,2024年突破10億元。這一成績背后,是其對市場趨勢的精準把握——在電動滑板車行業步入成熟期之際,公司提前布局第二增長曲線,聚焦酷玩車、高爾夫球包車等新興品類。相關新品預計于2025年第三季度發布,旨在填補細分市場空白,搶占尚未形成頭部品牌的賽道紅利。
同步推進的還有國內市場的場景化探索。坦途科技計劃推出適用于校園、景區等封閉場景的電動滑板車解決方案,以差異化產品滿足本地化需求。這一策略既呼應了國內短途出行的多樣化趨勢,也為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本土化樣本。
追創創投合伙人徐騰認為,坦途科技的技術突破能力與商業化效率令人振奮。通過持續投入核心零部件研發、優化產品矩陣,公司正在重新定義短途出行的智能化標準。在全球短途出行市場規模超650億美元、中國廠商占據60%以上份額的背景下,坦途科技以創新設計與技術迭代為引擎,正推動行業從電動化向智能化躍遷。
從三電技術到智能算法,從全球化市場到細分品類開拓,坦途科技的每一步都緊扣行業脈搏。在資本加持與團隊執行力的雙重驅動下,這家企業正以更高效、更可持續的方式,為全球消費者重塑短途出行體驗。
以坦途科技的三電技術為例,其1200W中置電機與260km續航并非單純的技術堆砌,而是通過設計語言將其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體驗觸點。比如,電機輸出的平順性與減震系統的協同設計,讓復雜路況下的騎行感受從“機械硬朗”轉向“人車一體”,這種設計思維直接作用于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數據顯示,2024年其營收突破10億元的背后,是設計對產品溢價能力的賦能——當競品還在比拼電池容量時,坦途已通過設計將續航焦慮轉化為“無感體驗”。
設計對用戶心理的精準把握尤為關鍵。NAVEE系列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產品線的快速擴展(N/V/S/G等七大系列),既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審美偏好,又降低了生產端的定制成本。這種“設計驅動柔性生產”的模式,使企業在應對歐美市場碎片化需求時具備更強的響應力。而針對國內封閉場景(校園、景區)推出的定制化方案,則通過場景化設計解決“功能過剩”與“體驗不足”的矛盾,為國內市場的增量空間提供了設計解法。
坦途科技在新品類(酷玩車、高爾夫球包車)上的布局,本質是用設計重構市場規則。當傳統廠商仍在電動滑板車的紅海中廝殺時,其通過設計預判潛在需求——高爾夫球包車的輕量化結構設計與快拆功能,既解決了高端用戶對便攜性的隱性需求,又通過差異化設計規避了同質化競爭。這種“設計先行”的策略,正是當前制造企業亟需的能力:在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賽道中,用設計定義產品形態,用體驗引導消費認知。
坦途科技的路徑驗證了一個核心命題:當工業設計從“外觀修飾”升級為“價值創造”,它就能成為企業增長的加速器。其全球化市場覆蓋的背后,是設計語言的本地化適配——歐洲市場側重極簡美學,中東市場強調防護性能,這種因地制宜的設計思維,直接提升了渠道商的采購信心和終端成交率。而國內市場的場景化探索,則通過設計降低用戶的決策門檻,使電動滑板車從“新奇玩具”轉變為“剛需工具”。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面臨從“規模擴張”到“質量躍遷”的關鍵轉折,坦途科技的案例表明,工業設計的價值早已超越視覺層面。當設計能系統性地融入產品全生命周期,從技術轉化、用戶洞察到市場落地形成閉環,它就能真正成為企業破局的支點。這種以設計為引擎的創新模式,或許正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進化的必經之路。